各二级学院: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强健体魄”的指示精神,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切实践行“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激励学生在奔跑过程中挑战自我,培育坚持不懈的品格,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深化彼此友谊,体育部将面向2025级新生举办以“活力奔跑 友谊花开”为主题的“校园健康跑”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25年10月20日—12月28日(共计10周),周一至周日,每天6:00-21:30。
二、活动地点:学校田径场
三、参加对象:校本部2025级新生
四、活动方式
1.慢跑或快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配速3~9分钟/公里;
2.使用“运动世界校园”健康跑软件记录健身活动;
3.因身体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健康跑活动的学生可申请免跑。
五、考核方式
(一)学分认定
依据《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以及我校《健康与体育》课程设置要求,体育课程须修满8学分。若在本学期内完成健康跑达20次以上,可获得2学分,并按照以下成绩评定方法记录体育课成绩:
成 绩 |
不及格 |
及格 |
良好 |
优秀 |
有效次数 |
19次以下 |
20~29次 |
30~39次 |
40次及以上 |
(注:本学期修毕体育课程,可获第一学年第一学期2学分;完成本学期健康跑20次以上,可再获2学分,该学分将记录于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体育课成绩。)
(二)免跑规定
因身体状况不能参加健康跑的学生,应在健康跑活动结束前,将近期病历(此病历须为学生户籍所在地或郑州地区三甲及以上医院开具的病历证明)以及填写完成免跑申请表(附件1),经辅导员和学院主管教学领导审批后送至行政楼105体育部办公室进行审批备案。
免跑学生可使用学校体育部官网——教育教学——课程资源板块中的教学视频自学24式太极拳。任课教师参照《太极拳考核评分细则》(详见附件2)对其评分,考核通过者可获得2学分。
六、奖项设置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充分体现“活力奔跑·友谊花开”的活动主题,本次活动特设“校园健康之星”与“运动火炬手”等奖项,通过荣誉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
(一)“校园健康之星”
1.评选标准
以本学期学生完成的有效跑步次数作为核心指标,按照累计次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全校排名在前100名的学生将被授予“校园健康之星”荣誉称号。
2.奖励办法
向荣获“校园健康之星”称号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并在校园体育宣传栏进行展示,以彰显其积极向上、健康生活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二)“运动火炬手”
1.评选规则
学期末,校园健康跑活动结束后,各班级根据本学期学生参与情况,民主评选出3名“运动火炬手”,并于2026年1月5日前报送给各班体育课任课教师。获得该荣誉称号的学生在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的同时,能够激励并带动本宿舍室友及本班学生共同参与校园健康跑。
2.奖励办法
向荣获“运动火炬手”称号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并在校园体育宣传栏进行展示,以彰显其引领健康风尚、凝聚团队友谊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请各二级学院切实传达通知要求,督促学生完成校园健康跑活动。
体育部
2025年10月16日
附件1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
“健康跑”活动免于实施申请表
姓 名 |
|
性别 |
|
学号 |
|
学院/班级 |
|
体育课任课教师 |
|
免跑原因 |
(因身体原因不能进行健康跑的同学可打印近期病历(病历要求学生户籍所在地或郑州地区三甲以上医院开出的病历证明) |
学生所在学院主管教学领导意见并签字盖章 |
年 月 日 |
学生签字 |
|
辅导员签字 |
年 月 日 |
体育部负责人签字
|
年 月 日 |
附件2
太极拳考核评分细则
一、总则
1.考核目的:评估学生本学期自学24式太极拳课程的技术掌握程度、对太极拳运动特点的理解,以及通过练习在身体素质和武德修养方面的提升。
2.评分方式:采用百分制评分,由教师根据评分标准现场打分。
3.考核要求:学生需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运动鞋,在指定场地依次进行考核。
二、评分标准
主要考评单个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包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形、身法、腿法和眼法的正确性。
评分等级 |
分值区间 |
标准描述 |
优秀 |
91~100分 |
动作极其规范,重心清晰,转换平稳。手、眼、身、步配合协调,无明显的技术性错误。 |
良好 |
80~90分 |
动作规范,主要环节无错误。个别细节稍有不足(如方向、角度略偏),但整体完成顺畅。 |
及格 |
60~79分 |
能独立完成套路动作,但存在多处明显错误(如弓步膝盖过脚尖、虚实战步不清、身体摇晃等),动作基本成型。 |
不及格 |
59分及以下 |
动作遗忘,无法独立完成套路;或动作严重变形,完全不符合太极拳技术要求。 |
三、常见扣分点
1.手型:掌型不正确(如五指并拢过紧或过散)、勾手形状错误。
2.步型:弓步时前膝超过脚尖、后腿过于弯曲;虚步、仆步重心位置错误,虚实不分。
3.手法:棚、捋、挤、按等劲力方向不清晰,动作不到位。
4.身法:身体歪斜,驼背或挺腹,转头不随腰动。
5.平衡:独立动作(如左右蹬脚、下势独立)摇晃、支撑腿弯曲过度或跳动。
6.协调性:上下肢动作脱节,手脚配合不一致。